AI能否破解国产助听器“缺芯少算”难题?

2023-04-29 10:52: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 林昀肖 实习生皮光宇 北京报道 “当前中国存在1.2亿到1.5亿听力受损的人群,有1亿以上的人没有办法得到好的助听器来改善听力。”近日,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龚树生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介绍称,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听力报告显示,五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听力受损等同于一个慢性病,听力受损群体是需要重视的庞大群体。


(资料图片)

据《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数据,老年性耳聋占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首位。随着老龄化趋势,我国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听力障碍人群行列。此外,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较多,有些可通过药物治疗,有些需植入人工耳蜗改善听力,但是更多的人群需要佩戴助听器,而由于助听器的验配不够精准、助听器降噪功能弱等问题,很多人配了助听器,却没有长期佩戴,听力改善效果大大缩减。

多年以来,我国助听器市场长期被瑞声达、峰力、西嘉等国际品牌垄断,国内助听器研发不足。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进助听器验配,如今市场进入多品牌竞争阶段,但国内的助听器产品大部分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质量不足,我国助听器市场可挖掘的空间仍然较大。

在AI时代到来之际,部分助听器企业已经开始对助听器展开AI算法探索。如玖益医疗科技发布真蓝牙智能助听器(旗舰版),将助听、蓝牙和AI算法三者合一,寻求为听障群体带来更好的体验。

“缺芯少算”

《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指出,青少年群体的听力管控目前属于监控盲区,而他们普遍长期使用耳机等不良用耳习惯成了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且未得到广泛重视。我国报道的青少年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19.23%不等,基层耳科及听力学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基层青少年的需要。

龚树生认为娱乐噪声给青年的听力带来较多危害:“每个人使用耳机、手机、电脑,更关注视力伤害,忽略了听力伤害,临床发现,很多年轻人甚至初高中学生长期佩戴耳机的听力损失是没办法复原的,无法通过药物得到治疗。在家庭、社区、工作场所降噪以外,主动防护噪声伤害更应引起重视。”

龚树生表示,长期接触噪声的人要尽量降噪或者做一些保护,此外,定期做听力检查,听力检查不仅仅是常规的语言频率段的听力测试,应该做更高频率的以便更早发现听力问题,及时就医和获取听力健康服务。

防聋治聋在我国面临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多年来,党和政府重视我国儿童的听力残疾筛查、预防以及康复干预等落实,龚树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过去北京市多所聋哑学校的学生爆满,现在北京市只有唯一一所聋哑学校,还招不满学生,说明多年防聋治聋尤其是儿童的听力筛查干预康复这条路走得非常对,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应该成为全世界的认识。“现在很多听力残疾的儿童都能够回到有声世界,轻中度听力障碍可以通过助听器实现正常听力,重度以上的听力障碍通过人工耳蜗实现,这是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是老年人的听力健康也应纳入议事日程。”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总体上老年性耳聋占据了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的首位(51.61%)。龚树生指出,目前面临的老年人听力健康现状有两个,一是听力下降,二是老年人听力下降带来的危害认识远远不够,老年人认为年龄大了听不见是很正常的现象,殊不知时间长了,他们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孤独、抑郁甚至引发老年痴呆。

“老年人的听力障碍很好识别,通过听力筛查医院和社会机构等及时干预,其次,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植入的人工耳蜗应纳入国家医保,让更多的老年人没有后顾之忧。”龚树生认为,老年人的听力健康应该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龚树生指出,人工耳蜗是目前解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唯一有效的方法。并以安徽省把老年人的人工耳蜗纳入大病医保举例称,在政策支持下,安徽省很多需要做人工耳蜗的老年人都接受了植入。

然而,目前国内助听器产品仍存在一些问题,玖益助听创始人章调占指出,团队曾深入农村、地方、社交媒体等挖掘听力受损患者,了解他们对助听器的需求,得出目前助听器存在的问题:听不清、太吵、反应大,老人群体反映声音不真实、啸叫、刺耳,对换电池也很反感。

同时,章调占认为,助听器提质难的关键原因是“缺芯少算”,即从技术方面缺芯片、少算法,市场上大部分的助听器还是二十年前国外某品牌的芯片,国内芯片虽有,但该芯片与算法、仪器、数字、智能的结合不够。

另外,章调占指出,验配不畅也是重要问题,目前听力受损人群中感音神经性耳聋老年人占80%-90%,而感音神经性耳聋千人千面,每个人的听力受损点、受损程度、生活习惯、听力年龄不同,因此验配环节非常关键。而当前线上购买的助听器没有精准的验配工具和方法来找到听力受损点,人们戴上助听器时感觉很吵,一些线下的验配店距离消费者很远,非常不便,助听器产品还有很大提升潜力。

“不好用”“买不起”如何破解

“95%以上的人没有一副好设备来改善听力,一是助听器不好用,二是买不起。一些助听器太吵听不清,戴上难受不舒服,而市场上质量好的助听器少则上万块单耳,多则几万块单耳,95%的品牌来自于国外,让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章调占指出,从2022年国产助听市场现状来看,中国助听市场六七十亿的销售额中90%以上是国外品牌的助听器,本土助听器占比极少。

从目前国内助听器的价格来看,最便宜的助听器双耳价格基本在1000元以内,这类助听器一般不具备定制化功能,且使用的并非当前的主流技术;中端助听器一般覆盖了目前市场上主流助听器品牌从入门到中高端产品的价位,单只价格大概在2000元-7000元左右;国际助听器品牌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且为品牌所垄断,大多价格昂贵,单只价格多在1万元以上。

经过对助听器使用反馈的普遍调查和收集,玖益的真蓝牙智能助听器点对点解决了问题。玖益联合创始人、玖益先进助听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张志平介绍,通过AI降噪算法提升人工耳蜗的产品体验,用算法来解决人工耳蜗的降噪及动态噪音处理问题,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科技圈共同关注的技术话题。章调占也同样表示,算法是助听器的精神和灵魂,算法不够灵活将对助听器的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任何一种助听器来说,最基本的功能是让患者听得见,助听器将患者听不到的小声进行放大,将患者觉得刺耳的大声进行压缩。据介绍,玖益的助听器WDRC通道(即宽动态范围压缩算法)有64通道,能够作为听力补偿,让声音更清、更真,同时具备多级智能防啸叫、蓝牙助听、低延时自适应等功能,利用32K的采样率让说话声音更自然清晰。

玖益助听器通过独创的“三芯系统架构”,使得助听、蓝牙和智能三方面的技术及硬件配置在助听器中得到较好融合,实现三芯合一。张志平回忆研发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就在于利用AI降噪算法来提升产品品质,但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助听器中加入AI芯片,引入AI算法,能够实现自动环境检测,根据不同场景匹配不同助听模式。通过连接蓝牙,让听障人士连接互联网,接受更广阔的世界。终端智能结合云端智能,智能等级或水平可进一步提高。”

2021年,助听器制造商索诺瓦宣布收购森海塞尔消费电子业务部门,逐渐向消费耳机靠拢,同时向Boots、JeepPods耳机厂商拓宽助听业务。在公告中,索诺瓦表示,该交易将使公司在快速增长的真无线耳机(TWS)市场以及新兴的语音增强听觉细分市场中,进一步扩大其渠道影响力和客户群。2022年消费电子巨头索尼宣布与助听器知名企业丹麦WSA(WS Audiology)达成合作,将开发OTC助听器并在美国推广。

据此,章调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年轻人依附于TWS耳机、蓝牙耳机,许多企业把助听器做出这样的形态,让人能够佩戴舒适、方便。同时,企业逐渐看重听力市场也是因为轻度和中度的听力受损群体需要极早被干预,企业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听力受损的年轻人戴上助听器。

2022年8月,美国FDA宣布设立全新的OTC(非处方)助听器类别,从2022年10月17日开始生效,这一新规早在2017年便开始启动,将对整个助听器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章调占认为,对于我国产业界来说,OTC助听器可能意味着相当大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市场也允许多样化的、专业的助听器,包括类似于耳机的助听器在市场上销售,章调占表示,多个企业收购助听器企业、与助听器企业展开合作是目前的大趋势,助听器企业需要在芯片领域、算法领域、软件领域、验配领域深耕发展,从芯片不停研究,从算法不断跟进,从验配技术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得未来的中国助听产品能够跟世界品牌进行媲美和“对抗”。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