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朱元璋对刘伯温说,你当宰相吧,刘伯温心头一颤,我说漏嘴了吗!

2023-05-19 18:54:00 来源: 中华网热点新闻

朱元璋对刘伯温说:"你当宰相如何?"刘伯温是何等机智聪慧之人,他听出朱元璋话中有试探的意味。

刘伯温连忙回答说:"陛下,您是知道的,当宰相最好要平和如水,处事要冷静,而我的个性是嫉恶如仇,见到不平的事情,很容易怒火难平,这样做事,恐怕会有失公允,不利于国家,况且,我的身体有恙,这么繁重的工作,恐怕是难以承担的。"

刘伯温婉言谢绝了朱元璋让他当宰相的要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刘伯温的能力,当宰相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刘伯温为什么会拒之千里之外呢?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虽然他的名声,没有诸葛亮那般的有名气,但是有人认为,刘伯温的本事,比诸葛亮还要大。

一个显著的事实,就是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当上了皇帝,而诸葛亮呢?他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也只能帮助刘备打下了三分天下。

更让人称赞的是,刘伯温的淡泊名利和急流勇退。

刘伯温为朱元璋能够当上皇帝,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为朱元璋出谋划策,都是神出鬼没,但又都是算无遗策,不禁使得朱元璋对他的倚重,是越来越深。

但是,刘伯温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而且他也深知朱元璋的个性,虽然朱元璋总是委以重任,但是都被刘伯温婉言的推辞掉了,只在朝中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当朱元璋想换掉李善长的宰相的职务。刘伯温及时的制止了,他诚恳地对朱元璋说,毕竟李善长是明朝建立后,第一位宰相,他很有威望,能够调和众将。

于是刘伯温打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现在国家是刚刚建立,宰相就像是一幢房屋的顶梁柱,对房屋的坚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稍有不慎,哪一个细木来更换,房屋不仅会倒塌,而且会面目全非的。

朱元璋不得不佩服刘伯温有蔺相如一般的容人的雅量。

毕竟是李善长在当宰相的时候,总是想找机会杀死刘伯温,这点朱元璋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刘伯温还为李善长说话,朱元璋为他只为国家利益着想,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作风,是非常的高兴。

李善长因为年纪大了,自己要求辞官回乡养老。

对于宰相的人选,他又请刘伯温来出个主意。

朱元璋提出了三个人选,分别是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但都被刘伯温一一否定掉了,说出了他们的缺点。

但是朱元璋感觉自己识人很准,就坚持己见,先后任命了这三个人做了宰相,从后来发生的事情,却都认证了刘伯温的先见之明。

刘伯温说杨宪缺少做宰相宽广的胸怀,不能公正持平的处理事情;

汪广洋比杨宪更是差了一个档次;

而对胡惟庸的评价是,桀骜不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朱元璋未免有些生气了,对刘伯温说:"我知道满朝的大臣的才学,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你,既然他们都不合适,那这个宰相就有你来担任吧。"

朱元璋也知道,只有人尽其才,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朱元璋的意念里,对刘伯温的评价是,或许他打天下是一把好手,但是,治理国家,或许很平庸。

朱元璋见刘伯温说得很诚恳,便没有再强求于他。

刘伯温不失时机的宽慰朱元璋说:"皇帝不要着急一时,只要细心的寻访人才,总会找到合适人选的。"

刘伯温的才华当宰相,是绰绰有余,但是,刘伯温更机智的地方,他能拨开迷雾,明白自己当前所处的处境,这是一般人都是做不到的。

刘伯温听了这话以后,不由得心头一颤,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朱元璋建国前,是如虎添翼,会让朱元璋喜不自胜的。但是在建国以后,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自己却是一种负累,这种才智是朱元璋所忌惮的。

刘伯温之所以一直没有显露自己治国的才华,就是生怕自己的治国才华,招致朱元璋的更多的猜疑,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刘伯温听了朱元璋的话,并没有一锤定音,不动声色地说:"陛下,当宰相要平和如水,处事要冷静,而我的个性,你也是清楚的,是嫉恶如仇,见到不平的事情,就会怒发冲冠,这样就会失去理智,所以,做事的时候难免会有失公允,这样是不利于国家的。更主要的是,我的身体有恙,这么繁重的工作,恐怕是难以承担的。"

毕竟刘伯温在建国后,并没有表现的那么出众。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