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恋爱番,更是反思资本主义爱情的佳作
2023-05-03 17:04:38 来源: 哔哩哔哩
ACG心理学视频停更,简单写点文字感想。最近有空看了《邻家天使》,看到一半(第六集)突然意识到:这部作品的意义,不仅提供了咬断后槽牙的超甜剧情;它更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它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恋爱心理——人们如此渴望爱情,恰恰是因为人际关系如此的疏离!这种观点早已有心理学家指出(弗洛姆?我没记错的话),而这点在《邻家天使》中,通过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除了爱情,是否还存在正常的善意?
本作的有趣剧情,即是男女主开始时都在无私帮助对方,并且还要强调这种友善与互动,不涉及男女朋友的关系。
【资料图】
显然在我们的社会规范之下,他们已经做了远超出善意与友谊的行动,甚至关系未挑明时就已经过上了“老夫老妻”的生活。
而这一点引发的思考就在于,如果真的不涉及亲密关系,人与人之间可能的善意、关怀,究竟还能到哪个地步?我们的社会规范,是否默认了一种疏离、冷漠才是常态?
2,原子化的生活与疏离的人际
女主的原生家庭是雷,有钱但缺爱(虽然我还没看到究竟发生了什么),男主其实也是脱离了忙于工作的父母——这些设定就很体现资本主义对家庭与亲情的伤害。
再者,男女主自己一个人租房,这种原子化的生存状态,也非常符合现代人疏离、孤独的生存状态。男二女二既是助攻,也补充了友谊;但整体而言,同学之间的情谊非常淡漠,番剧中的社区感几乎为0!(对比《玉子市场》和《明日酱》)
话说二次元经常编造一种“父母双忙”甚至“双亡”的设定,这固然是方便剧情聚焦于恋爱,并可以有各种奇葩的互动。但另一方面,这种对其它人际关系的剥离带来的强烈孤独感,也有意或无意的反衬了爱情作为救命稻草的可贵。毕竟在整体上温暖亲密的氛围中,不需要要死要活的爱情。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人际关系的疏离衬托出的可贵爱情,在其表面的极端美好之下,其实反映了令人心寒的社会。
补充:另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不要把爱情当作治愈心灵的手段。看目前的趋势,女主的心病估计要在爱情中治愈吧……这方面不多说了。
只说我看这部剧的时候,会喜欢它很甜的一面,但总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我原以为是不是因为我酸了XD,但仔细想想,我应该是在排斥这个爱情故事背后浓重的病态氛围和异常感——相比之下《总之可爱》《高木》甚至《久保同学》都没有这种不适感。当然这是个人偏好了,大概是我自己比较喜欢情侣高糖,且整体氛围阳光的作品吧。
3,强大的占有欲,这正常吗?
番剧到一半,虽然没有挑明恋人关系,但女主的暗示已经非常强烈。与此同时,女主也已经展示出了很强的占有欲,这也很引发思考。(当然不是说他们缺乏奉献、浪漫等其它爱情维度)
当然占有欲的问题及个体差异,可以从依恋理论去分析,这不是今天的重点。我的思考是:若按弗洛姆的思路,这种对另一半的占有,可能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占有模式”的体现,即把恋人当做一种私有财产来占有。——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我对此略有质疑——
真正有学术味道的问题是:爱情中的占有欲,到底有几分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又有几分附加了文化与时代的影响?似乎(我没有具体找资料)稳定的伴侣关系也许是出现在私有财产之前?再者,今日司空见惯的两个个体自由结合,以及相伴而来的所谓“爱情”,似乎是一个非常新的、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
如果你问我如何理解《邻家天使》的爱情。我会回答,我知道那是理想化的爱情,但理想化的爱情,理所当然就是那个样子吧。但,我们就是要质疑这些“理所当然”的理解。
实际上,我对这个问题的关切,不是对亲密关系本身的研究兴趣,而是从理想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我很想知道哪些现实,是可以超越的。在经验观察与实证研究之外,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具体而言,如果今天我们对爱情的理解,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更多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那么下一个时代,或者另一种可能的生活中,亲密关系与一般人际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4,再谈二次元作品的意义
二次元作品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幻想性,或超现实性。它们用幻想的故事满足人们的欲望或心理诉求,这其中有些被认为是低俗的,但有些也很美好。
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中,可能大多数都是无稽的幻想,只是通过幻想满足欲望,所谓“精神鸦片”(虚幻,但给人慰藉)是中肯的评价。当然作为文化产品,这本身就够批判现实了。
但也有少数作品,其内容亦极具现实启发性。而这其中某些可能是要批判现实(说实话我不会看这种);而另一类我非常喜欢的,则是高于现实一点,但又有较强的现实性,从而去启发人们更加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特别是从理想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探讨对于把实证研究混同于研究现实的科学心理学,亦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典型代表是我之前讲过的《明日酱的水手服》,被我视为二次元Tier0级的心理作品,即出乎预料的具有潜在学术贡献的作品。很多刻意的心理番比如《EVA》,是表达和分析观众认为的“异常”角色和心理,而且其探讨的心理对心理学家而言并无新意。而《明日酱》告诉观众,你们“正常”的生活其实是病态的Orz,也提醒学者一些很少能观察到的积极现象……我对《爱上火车》的极高评价(二次元治愈系作品的巅峰;Tier1代表作,即刻意的心理治愈作中的一流作品),部分也是因为其对社区和一般人际关系的积极描写。《玉子市场》亦类似。
我有时也在想,人们若能从中有所学习与反思,而不仅仅是满足心理诉求,似乎更具积极价值。不过就我观察,很多观众似乎反而产生了对现实的排斥感,这其中的机制与个体差异也很有意思,不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不多谈。
假期看番偶有所感,随便留下两笔吧,不多写了。
曾祥龙
2023年5月3日
(文章原创,封图来自网络)
标签: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 (2023-05-03)超甜恋爱番,更是反思资本主义爱情的佳作
- (2023-05-03)全球“街”力丨北美民众如何看中国?这些回答亮了
- (2023-05-03)刚刚,又有地震!多地震感明显
- (2023-05-03)【提示】返程的看过来:5月2日晚1、2、10号线加开定点加班车
- (2023-05-03)北向资金大调仓!加仓这只“中字头”近3亿股
- (2023-05-03)四川突发地震!网友:“被摇醒”,不少人提前收到预警 焦点速讯
- (2023-05-03)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文化圆桌)|天天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