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多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机构看好汽车板块反弹行情
2023-07-28 18:02:38 来源: 巨丰财经
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多家汽车整车行业净利润政府超100%,汽车板块上市公司经营韧性明显提升。当前汽车板块约处于过去5年历史的41%分位点。预计2023年汽车需求呈现弱复苏。结构上看,新能源车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受下半年市场特征推动,新能源销量走高、AI(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具身智能)持续催化仍是关键事件。机构建议关注汽车板块的反弹行情。
(资料图)
进入业绩预告披露期,汽车板块上市公司经营韧性明显提升
市场进入业绩预告的密集披露期,截止7月22日,中信行业分类下共有93家汽车上市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净利润预增的有74家,净利润平均增幅超过100%的有32家。细分来看,受益于商用车市场复苏,宇通客车、福田汽车、一汽解放、中通客车、金龙客车的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乘用车方面,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净利润破百亿,利润增幅超过200%,其余发布业绩预告的乘用车主机厂受到新能源转型阵痛及上半年价格战影响,业绩有所承压;零部件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分化程度较高,下游客户销量坚挺、在手订单充裕、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公司更易取得良好业绩表现,综合来看,尽管上半年车市面临2022年底补贴退出的销量透支效应和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价格战的双重负面影响,但具备核心竞争壁垒的本土企业仍能表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伴随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本土整车厂与零部件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大幅增强。
中国汽车产业周期与全球同步性增强,但市场增速有望继续高于全球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及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周期运行也将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趋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与全球增速的裂口逐渐收敛,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将增加汽车产业周期与全球的趋同性。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仍有望继续高于全球,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速仍将高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这将有利于增加新购车辆的需求;第二,2022年我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为226辆,尚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新增购车需求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第三,由于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不断增高,电车换购需求基数将越来越大,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市场进一步增长。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据乘联会发布的广义乘用车及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2023.1-5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提升至31.1%,较2022年提升3.4pct。2023.4-5月连续两个月渗透率在33%以上。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仍然明显高于行业,但有所放缓。据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数据,2023年1-5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278万辆,同比增长46.6%,较2021-2022年增速明显放缓(分别为181.2%、96.5%),这与新能源汽车整体规模较大以及2023年行业需求复苏偏弱有关。
中国汽车出口或将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同比+54.4%,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国;2023年前六个月,我国汽车出口已达214.0万辆(同比+75.7%),全年大概率将超过400万辆,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我国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上汽、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品牌愈发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正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2022年我国汽车产量在全球中的占比仅为31.8%,对比其他成熟工业品如光伏组件产量(84.8%)、动力电池出货量(70.6%)、冰箱冷柜产量(53.4%)等尚处于不高的水平。基于我国制造业的强劲竞争力及整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产量在全球中的占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持续快速提升,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将辐射至全球市场,进一步推升我们国家的汽车出口。
智能化和一体化压铸的全球竞争力正在形成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整车还是产业链中关键的零部件企业,我国均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较大的优势和较强的议价能力。我国自主品牌比亚迪自2021年开始新能源车业务快速增长,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86.4万辆,同比+208.6%,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我国独占六席,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仅宁德时代一家就占据全球37.0%的市场份额。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
根据对过往产量数据的整理,发现全球汽车产业周期约为10年,上行时间一般为8年左右,下行时间为2年左右。进入21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周期与朱格拉周期高度同步,上一轮周期为2010-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自2009年触底后,2010年开始快速增长至7770.4万辆(同比+25.8%),并于2017年见顶达到9730.3万辆,随后开始回落;2020年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量下降至7765.0万辆,同比-15.4%。2021-2022年全球疫情影响时断时续,但汽车产量开始处于复苏过程当中,同比分别+3.3%和+6.0%。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新一轮中长期上升周期当中。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基本确立,中国乘用车电动智能化的渗透率明显领先于全球,有望成为智能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涉及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系统和零部件领域,我国与美国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集中精力加强技术研发,解决相关卡脖子难题,获得全球竞争力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在有利于降成本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上,由于压铸及冲压件企业具备转型优势,我国不少企业均开始转型布局一体化压铸业务,或将在该领域快速获得竞争优势,带动我国汽车产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来源:银河证券、山西证券、东兴证券、上海证券)
标签: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 (2023-07-28)汽车业多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机构看好汽车板块反弹行情
- (2023-07-28)历届主持人大赛冠军_历届主持人大赛冠军名单如下
- (2023-07-28)贝瑞基因:公司上半年受生育健康行业环境影响,临床业务整体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
- (2023-07-28)山西地方电力石楼分公司:多措并举保供电 全力以赴迎峰度夏
- (2023-07-28)7月28日全国碳排放交易收盘价跌4.61% CEA总成交3800吨【交易日报】
- (2023-07-28)男篮虐埃及!两内齐爆,方硕+继伟统治后卫线,张镇麟完成蜕变
- (2023-07-28)成龙、张艺兴等主演电影《传说》杀青